那时候的北大正是蔡元培当校长时期,主张兼收并蓄,宣传新潮。当时的北大旁听的人很多,沈从文也去旁听。他一心向学,历史、文学、哲学的课都去听,有一次冒充考生坐进考场,考试成绩不错,居然还获得了3角5分钱的奖学金。

一心向学的时光固然美好,但是生活还得继续,生存的压力渐渐向这个年轻人压过来。沈从文没有去考警察,他一边旁听,一边尝试进行写作。因为只有小学学历,所以沈从文的写作实际上是在自学过程中自我摸索的。看到喜欢的作家,于是学习、模仿,他屡次投稿,屡次被拒,离开家乡时的豪情壮志、文学理想在刚进入都市的时候受到了严重的挫折。应该说他这时候的写作屡被拒稿,有其自身的原因。不过心高气傲的年轻人不肯接受这个事实,无奈之下他写了一封信给当时的一个名作家,诉说自己的抱怨和委屈。我们可以从信中摘取一些片段感受一下年轻人当时的心情:

我坐在这不可收拾的破烂命运之舟上,竟想不出办法去找一个一年以上的固定生活。我成了一张小而无根的浮萍,风是如何吹——风的去处,便是我的去处。湖南,四川,到处飘,我如今竟又飘到这死沉沉的沙漠北京了。

……

一个陌生少年,在这茫茫人海中,更何处去寻找同情与受?我怀疑,这是我方法的不适当。

人类的同情,是轮不到我头上了。但我并不怨人们待我苛刻。我知道,在这个扰攘争逐世界里,别人并不须对他人尽什么应当尽的义务。

生活之绳,看看是要把我扼死了!我竟无法去解除。

大家觉得这一段文字的风格熟悉吗?是不是和我们之前读过的小说《沉沦》很像?一个怀抱着改造世界的热情的年轻人,结果求学不成、写作被拒,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给当时的文学大家写了一封信,诉说自己的委屈。这封信后来被这个作家公开发表,叫《一封未曾付邮的信》,这个名作家就是郁达夫。从这封信,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敏感、自尊的年轻人初来都市时的失望和不平。

一个生活窘迫、怀才不遇的北漂青年,写下这封情真意切的信,不过每次我读到这封信的时候我都很想笑,有人说郁达夫小说的主人公都是一个样子,“袋内无钱,心头多恨”,沈从文这封信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感觉?沈从文也把自己写成了郁达夫笔下郁郁不得志的主人公。每个天才的作家,最初的创作都是从模仿起步。从这封信我们可以看出来,也再次印证,《沉沦》发表之后所引起的社会的关注和当时青年的共鸣和模仿。

02



乡下人和他的文学理想

向名作家求救,也许是沈从文这个乡下人做过最勇敢、最鲁莽的事情。他后来说,信寄出去以后很后悔,自己和郁达夫素昧平生,却发出这样一封信,他会怎么看自己?别人会怎么看自己?对于这样一个敏感、自尊的青年,他后悔的情绪我都能理解。结果没想到的是,四五天后,沈从文多年后回忆说,四五天后一场大雪铺天盖地而来,他一个人在桌边冻得发抖,这时候一个人推门而进,自报家门,就是郁达夫。这个鲁莽的故事有了一个温馨浪漫的结局。郁达夫收到信,亲自上门看望这个屡屡被拒绝,无路可走的文学青年,请他出去吃饭,并留下五块钱给他作为生活费,郁达夫在自己能力范围内作出最热切的回应,安抚这个北漂青年的心。不仅如此,他还把这封信发表在他主编的刊物《晨报·副刊》上,并且加了一个长长的编者按:《给一个文学青年的公开状》,为这个北漂青年呐喊、鸣不平。

那么,沈从文这时候的创作到底如何呢?真的是城市太势利,编辑太没有眼光吗?真是沈从文怀才而不遇吗?我们可以看一下后来他的好朋友,苏雪林女士对他创作的一段评论:

有似老妪谈家常,叨叨絮絮,说了半天,听者尚茫然不知其命意之所在;又好像用软绵绵的拳头去打胖子,打不到他的痛处。他用一千字写的一段文字,我们将它缩成百字,原意仍然不失。因此他的文字不能像利剑一般刺进读者心灵,他的故事即写得如此悲惨可怕,也不能在读者脑筋里留下永久不能磨灭的印象。

我上课时候给学生说到这儿,往往能得到学生会心的微笑。不是说沈从文初期的创作,即便是他成熟以后的创作,比如《边城》、《长河》,我们都能感受到这个特点:好像用软绵绵的拳头打胖子,打不到痛处。

蔡元培的北大时代


蔡元培 可能工作过的组织/机构/部门/团队:


蔡元培 可能工作过的同事:

粤ICP备17091748号-3 剧本杀复盘 剧本杀复盘 红酒 ChatGPT
传奇私服 阿斗复盘 邰谇是 剧本杀《达芬奇》复盘解析 mn你住在讶我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