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从事仿生功能界面材料的制备及物理化学性质的研究,揭示了自然界中具有特殊浸润性表面的结构与性能的关系,提出了“二元协同纳米界面材料”设计体系。在超双亲/超双疏功能材料的制备、表征和性质研究等方面,发明了模板法、相分离法、自组装法、电纺丝法等多种有实用价值的超疏水性界面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出多种具有特殊功能的仿生超疏水界面材料。曾获2005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等。
赵宇亮院士
赵宇亮,化学家。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63年2月出生于四川南充,籍贯四川南充。1985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化学系,1996和1999年在日本东京都立大学获硕士和博士学位。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副主任。
主要从事纳米生物效应分析与安全性研究。创建了我国第一个纳米生物效应与安全性实验室,将放射化学原理发展到体外与体内超微量纳米颗粒的定量方法学研究,揭示了多种无机纳米材料、碳纳米材料的体内分布图谱,生物学效应规律,结构-效应关系,及其化学机制。在纳米安全性和纳米药物领域做出了重要创新性贡献。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化学奖,中国毒理学杰出贡献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奖等。
Oliver J. Schmitz教授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分离科学,重点是对复杂样品的分析、离子源的发展、多维LC和GC的使用和优化、离子迁移质谱以及与质谱仪的耦合分析技术。他是多家期刊编辑委员会的成员,并在2003年度获得美国癌症研究协会培训奖,2013年获Gerhard-Hesse色谱奖,同年任Fresenius讲座讲师。自2013以来,施密茨教授在中国、印度和越南等国家和合作伙伴一起组织analytica中德论坛和analytica国际研讨会。
赵宇亮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赵宇亮院士目前担任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副主任。在四川大学获得学士学位(1985年)在东京都立大学获得硕士学位(1996年)和博士学位(1999年)。先后在日本原子力研究所先端科学研究中心,日本理化学研究所(RIKEN)从事研究工作。2001年获得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支持并回国。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赵宇亮院士主要从事纳米生物效应分析与安全性研究。在国内率先提出纳米材料生物(健康)效应这个研究方向和学术思想,创建了我国第一个纳米生物效应与安全性实验室。目前的研究成果已应用于治疗癌症的新概念纳米药物的发现以及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标准分析方法等。
截止目前,已发表500余篇经同行评议的学术论文,8篇国际期刊评述,他引次数超过34000次(H指数93),编辑和出版13本书籍,其中3本为英文书籍。应邀国际国内邀请学术报告超过260次。
曾获得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化学奖(2016),国家自然科学奖(2012),中国毒理学杰出贡献奖(2015),“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2014),“中国科学院建院60周年基础研究成果”(2009),北京市科学技术奖(2008),中国科学院-德国拜耳青年科学家奖(2006),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5)等等。
Professor Emily F. Hilder
南澳大利亚大学 未来工业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