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梅秀,女,教授,汉族,1954年出生于河北省无极县,1981年12月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园艺系果树专业,1982年1月至1996年8月在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从事果树栽培研究工作,1996年9月至今在天津农学院园艺系任教。曾多次获院、市级奖励,2005年获天津市科技兴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06年获“十一五”有突出贡献的市级先进个人荣誉称号。由于在科技下乡工作中成绩突出,曾于2006年1月16—17日接受了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记者的采访,并于2月8日被报道。
一、教学工作
1996年至今,共担任了5门课的教学任务,主讲课程为“果树栽培学”,其它还有“设施果树学”、“果蔬商品学”、“园艺技能”、“果品营养与医疗功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将在实践和科研工作中发现的新问题、新经验、新知识和新科技动态及时传授给学生,使枯燥的课本知识变成活生生的教学知识,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坚持对学生进行启发和教育,真正做到为人师表,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曾多次获得优秀教师称号。
二、科学研究工作
在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工作期间,主持完成了“桃树矮密丰产栽培研究”项目,参加研究了“水果套袋研究”等多项课题。
在天津农学院工作期间,1999—2002年主持完成了天津市教委的“茄子抗病砧木筛选及繁种技术研究”,于2002年6月通过了专家鉴定,获得市级科研成果,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2000—2002年,主持完成了天津市东丽区科委下达的“枣优新品种引进、优选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于2003年8月通过了专家鉴定,并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003—2005年,主持完成了天津市农委“枣优新品种引进”项目,并于2005年12月通过了专家鉴定。该项目经过对所引进品种的生长发育特性、结果习性、果实的经济性状、产量情况及抗逆性进行调查分析,筛选出适应天津地区的优良枣品种4个:其中鲜食品种2个,分别为阳信大枣和早脆王;鲜食和干制兼用品种2个,分别为金丝4号和金丝3号,现正在天津各郊县及周边地区进行推广应用。2003—2006年,主持研究了天津市科委下达的“蓟县野生酸枣资源开发利用及综合技术示范”项目,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正在主持研究蓟县科委重点科研项目“蓟县优质大枣基地建设和保鲜研究”。参加研究了“枣规范化栽培管理技术推广”、“梨新品种引进、试种及性状鉴定”及“益微菌生态制剂在果蔬上的应用”项目。
三、主要论著
公开发表了学术论文38篇,其中第一作者32篇,均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第二作者6篇。近5年主要代表作为“不同砧木对茄子抗病性、生理活性及产量的影响”(《园艺学报》)、“不同整形和密度对桃树生长和结果的影响”(《西北农林大学学报》)、“枣主要营养成分的影响因素”(《中国果树》)、“圆丰枣盐碱地密植高产栽培技术”(《中国果树》)、“野生茄子繁种试验研究”(《北方园艺》)、“不同枣品种4种同工酶活性分析”(《西北农林大学学报》)。主编了《枣优新品种矮密丰产栽培》论著1部,参编了《苹果优良品种矮化密植丰产栽培》论著(第二作者)。
四、社会兼职
自1998年至今,被天津市农委聘为“农业科技直通车”专家,曾多次在天津经济广播电台进行电话直播讲座。2004年,被天津市妇联聘为天津市农村妇女科技致富专家组成员,为农村妇女解决生产中的难题。2004年,被蓟县科委聘为蓟县科技特派员,为蓟县的果树生产献计献策。2005年,被北辰区枣树种植专业户吴玉发聘为科技帮扶专家,为枣农指导果树栽培技术,解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五、科技兴农和科技下乡工作
自工作以来,一直从事科技兴农和科技下乡工作。无论是在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工作期间,还是在天津农学院工作期间,经常深入到农村指导果树生产,为农民排忧解难,深受农民的好评。无偿为农民提供主编的科技书刊500余册,给天津市蓟县、东丽区、静海县等区县的农民举办“枣树高产优质栽培技术”培训班20余次,无偿为农民进行现场技术指导,除天津地区外,还前往河北省的香河、唐山、邯郸进行现场技术指导,经常为枣农赠寄枣树栽培技术,资料受益农民达5 000多人,为农民创造直接经济效益1.3亿元。还多次参加院、市组织的科技周活动,为农民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由于科技兴农和科技下乡工作业绩突出,于2006年2月8日得到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的报道,受到了广泛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