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斯亮,1988年11月生,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2014年参加工作,2018年评为副教授,为该年度校内最年轻的副教授,也是建筑学院迄今为止唯一破格晋升的教师。近年来陆续获长安大学“优秀教师”、“先进科研工作者”等称号。
现任建筑学院建筑系副主任、“西北建筑遗产研究与保护”科研团队负责人、建筑历史研究所副所长、建筑历史研究实验中心负责人。此外,为陕西省科技计划项目评审专家库专家、中国建筑学会会员、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陕西省诗词学会理事、陕西省硬笔书法家协会理事。
研究领域及科研成果
研究方向为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遗产保护,主要关注文化遗产数字化复原、文化遗产遥感与测绘、清代文物保护制度、蜀道建筑遗产保护等研究领域。
近五年来在国内外期刊上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6篇(其中SCI二区以上论文3篇),作为第一撰稿人出版37万字专著《中国蜀道·建筑艺术》(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参与编写国家住建部主持的《中国传统建筑解析与传承·陕西卷》一书。
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类纵向课题8项,近3年纵向科研经费总数位居建筑系第一,主持完成了陕西省境内47处古建筑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精细化测绘工作(包括西安钟楼、西安鼓楼、大雁塔、小雁塔、化觉巷清真寺、西岳庙、佳县白云观等地标性建筑),作为主要负责人完成文化遗产保护相关课题9项,研究成果曾受到中央电视台“中国栈道”栏目组采访和陕西省电视台报道。
主讲课程
近年来主讲《中国建筑史》、《古建筑测绘》、《建筑设计基础》、《室内设计原理》、《园林建筑》(研究生课)等课程,其中《古建筑测绘》课程被列入建筑学专业“特色课程”,并受到搜狐教育、长安大学报、长安大学广播电视台等多家新闻媒体报道。
科研课题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秦巴山区民居气候适应机理与低能耗营建模式研究,2020.01-2023.12,主要参与人。
(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时空观视角下的汉长安城遗址保护与民生发展协同性研究,2017.6-2019.12,参与人。
(3)陕西省社科界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清代陕西文物古迹保护的相关制度及现实意义研究,2017.3-2018.6,主持。
(4)陕西省重点研发项目,陕西朝邑丰图义仓古建筑群数字化复原与虚拟漫游研究,2018.1-2019.12,主要参与人。
(5)陕西省文物局专项课题,陕西省韩城市重要古建筑测绘,2016.12-2017.12,主持。
(6)陕西省文物局专项课题,陕西省重要古建筑测绘,2017.12-2018.12,主持。
(7)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青年项目),清代陕西古迹保护研究,2016.1-2017.12,主持。
(8)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激励性资助项目A),基于空间意象分析的文化遗产地空间表达研究,2020.1-2022.12,主持。
主要实践项目
(1)蜀道古栈道遗址数字化复原,2015.10
(2)广东上川岛新地村教堂数字化复原,2017.3
(3)甘肃天水古城民居建筑群改造更新,2017.4
(4)西藏林芝秀巴碉楼群数字化复原,2017.10
(5)湖北武汉盘龙城遗址数字化复原,2018.3
(6)秦始皇陵东门阙数字化复原,2019.1
(7)陕西省出土考古器物绘图,2019.6
(8)湖北巴东旧县坪宋代衙署遗址数字化复原,2019.7
(9)陕西延安桥儿沟教堂精细化测绘及结构检测,2019.8
著作
(1)陈斯亮.为谁执笔待天真[M].陕西人民出版社,2012. (14万字,个人诗词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