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棣华

中国在20世纪初以前,还没有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公共”图书馆。尽管这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带有图书馆性质的藏书阁、藏书楼早已有之,藏书之事甚至可以追溯到甲骨文时代,但它们只是服务于达官贵人和文人墨客。直到一个美国女人的到来,这个历史才被改写,她的中文名字叫韦棣华,英文名字为M ary Elizabelh Wood。1899年1月,这是武汉的初秋时节,韦棣华从纽约来到了武昌。这一年,韦女士39岁。本来,她此行的目的主要是看望在文华书院任教的弟弟韦德生(RobertE·Wood),并帮他看管房子,然而就是她的这次武汉之旅,却改写了中国图书馆发展的历史。

文华书院位于武昌凤凰山下的昙华林,是美国基督教圣公会于1871年创办的一所寄宿学校。韦棣华到武昌不久,就被该校聘为英文教员。有过图书馆工作经历的她很快发现文华校园内图书资料贫乏,教师学生无教学参考书籍,在整个武汉也没有一座可供大众阅读的图书馆。于是她动员教员捐献图书,自己到处搜集并自掏腰包购买书刊,在学校设立了一个小型的图书阅览室。这个小阅览室大受师生欢迎,这使韦棣华认识到,把西方的公共图书馆理念引进中国,并建立一座大型的新式公共图书馆已非常必要。为了加强自己在这方面的知识和资金筹措,她又专程返回美国就读于纽约普莱特学院、波士顿西蒙斯学院,学习图书馆学。学习之余,她奔走各大学游说,得到哥伦比亚等大学及教会相关人士的大力赞助。1903年,带着学到的专业知识和建设款项,韦棣华回到了武昌文华书院。这一年文华书院大学部成立,文华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韦棣华除了经营文华图书室,主要精力都放在筹建图书馆的工作上。她买下文华附近的一块叫龚家花园的地皮,并做好了前期建设的准备工作。1905年,文华书院为新的图书馆举行了盛大的奠基开工典礼。1909年5月,在文华书院正式更名为“文华大学”的喜庆日子里,图书馆主体建筑完工,新的图书馆被命名为“文华公书林”,即民众化之公开图书馆,这个文雅诗意的名字,突出了“公”字,强调“公共、开放、公享”的意义。1910年5月16日,文华公书林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开放典礼,标志着中国近代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公共”图书馆诞生。开放后,公书林经常举办演讲会、读书会、故事会、音乐会等以吸引读者上门读书。1914年还成立了一个流动图书馆,选择一些书籍设点存放于各处学校及单位,方便读者就近阅读,并且隔几周更换一次,还设分馆三处,广泛服务武汉市大中学及广大市民,并向市民阐述和宣传公共图书馆的理念和意义。1914年至1916年,文华公书林还在上海、南京、杭州、开封、太原等城市组织巡回演讲,向民众普及图书馆知识。此举引起了文化界特别是图书馆界的广泛关注。蔡元培先生因此称文华公书林“弥孚众望”。1921年,由于读者需要和藏书的不断增多,韦棣华又派得意门生沈祖荣等到北京、天津等地募捐,又派出文华的学生赴美演剧筹款,加上她的个人捐款,使文华公书林得以扩建,主楼由原来的两层扩建为三层,并建大型的阅览室和会议室。当时馆藏中文书籍两万多册,外文书籍三万多册,中英文杂志一百多种,另有古矿物古生物标本等一千多件。

仅仅建立一座公共图书馆不是韦棣华最终的理想,她还要在中国办好的图书馆教育,使人们充分认识公共图书馆在现代文明中的作用。她资助文华的两名毕业生沈祖荣、胡庆生1914年、1917年分别赴美国纽约州立图书馆学校和哥伦比亚大学学习图书馆学,他们学成归国后在文华开设图书馆学课程。1920年3月文华大学成立图书科,它是中国第一个图书馆教育机构,也是当时文华最受欢迎的专业之一。

此后的岁月,为中国图书馆教育培养人才和为文华公书林筹款便是韦棣华的主要工作。1922年至1923年,当得知美国计划退还最后一笔庚子赔款,她立即给美国总统和美国许多有影响的人士写信,赴京说服美驻华大使萨契曼,并请假于1923年秋赴华盛顿在国会议员中游说此事。还受命代表中华教育改造社邀请美国图书馆协会前主席鲍士伟访华,推动成立中华图书馆协会。1924年5月,当美国国会通过议案将最后一笔庚款退还中国用于发展文化教育事业时,韦棣华无比兴奋。为处置该款成立的专门机构“中国基金会”了解到韦棣华在通过此议案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时,决定基金一到位,即每年资助文华图书馆五千美元。


韦棣华 可能工作过的组织/机构/部门/团队:


韦棣华 可能工作过的同事:

粤ICP备17091748号-3
剧本杀复盘 剧本杀复盘 红酒 ChatGPT
传奇私服 阿斗复盘 邰谇是 剧本杀《达芬奇》复盘解析 mn你住在讶我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