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假设译者是原作者。假如我是原作者,我会怎么用英文来写呢?我大约会要求自己写出使人“知之、好之、乐之”的作品。“知之”就是要使读者知道作者说了什么,“好之”就是要使读者喜欢,“乐之”更是要使读者感受到乐趣,受到感动。总而言之,就是要使读者感到原作的真、善、美:“知之”求真,“好之”求善,“乐之”求美。

用朱光潜、钱锺书二先生的话来说,就是“艺之至者,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在我看来,“从心所欲”是要发挥译者的主观能动性,使读者“知之、好之、乐之”;“不逾矩”就是不超越客观规律所容许的范围。“从心所欲”是积极标准,“不逾矩”是消极标准。换句话说,只要译文能使读者“知之、好之、乐之”,就不是“过”或“不及”的译文。这个标准比较容易掌握,我就是根据这个标准来译《诗经》,不单译成英文,还译成法文。下面就举这首诗的法译文为例:

A mon départ

Le saule en pleurs.

Au retour tard

La neige en fleurs.

Lents, lents mes pas,

Lourd, lourd mon coeur.

J’ai faim, j’ai soif.

Quelle douleur!

法译还原大致是说:我离家去打仗的时候,杨柳依依不舍地流泪了;战后回家,白雪像“千树万树梨花开”一样欢迎。我回家的脚步缓慢,心情沉重,又饥又渴,多么悲哀!法译和英译差不多,都是每行四个音节,不过英译是每两行押一韵,法译是隔行押韵。英译第四行说:战后回家,离家时依依不舍的杨柳却给大雪压弯了树枝,就像给战争压弯了腰的士兵一样,是以哀景写哀情;法译却是以乐景衬哀情,倍增其哀。两译有异曲同工之妙。法译为了押韵,第六、七行对调,这是为了音美而改动了形式。但是译文不能失掉意美。屠岸把这首诗前半部分英译如后:

When I left here, (我离家的时候,)

Willows lean near.(杨柳依靠过来。)

I come at last, (我终于回家了,)

The snow falls fast.(雪却下得很大。)

“依靠过来”是“依依不舍”的误译,不能使人“知之”;“雪下得大”没有译出“霏霏”的形象,不能使人“好之”。

《梦与真: 许渊冲自述》作者: 许渊冲

本文内容整合自《梦与真:许渊冲自述》第八章“大学情缘”与第十七章“风骚古诗”,由河南文艺出版社授权使用。小标题为编者所加,较原文有删节。整合与编辑:小盐。未经河南文艺出版社或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欢迎转发至朋友圈。


朱光潜 可能工作过的组织/机构/部门/团队:


朱光潜 可能工作过的同事:

粤ICP备17091748号-3
剧本杀复盘 剧本杀复盘 红酒 ChatGPT
传奇私服 阿斗复盘 邰谇是 剧本杀《达芬奇》复盘解析 mn你住在讶我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