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荣爵
魏荣爵,声学家。在南京大学创建中国第一个声学专业,建立了南京大学的消声实验室和混响实验室。最早提出用
魏荣爵,中国著名声学家。魏荣爵1916年9月生于湖南省邵阳市,是清代著名学者魏源的后裔。在南京大学创建中国第一个声学专业,建立了南京大学的消声实验室和混响实验室。利用分子弛豫和核物理液滴模型,发展了低频声波在水雾中的传播理论,并用实验加以验证,继而建立了适用于各种频段与水雾粒度的声传播吸收理论。最早提出用语噪声法测量汉语平均谱,研究了混响及噪声对汉语语言通信的影响。所领导的研究小组在理论和实验上系统深入研究了水槽中各类型孤子的特性以及孤子、分岔和混沌状态之间的内在联系,为中国声学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魏荣爵1933年考入金陵大学物理系,获理学士学位。1945年以优异的数理、英语成绩考取出国留学,到芝加哥大学和伊利诺大学主攻核物理、获博士学位。1951年,他响应周恩来总理向海外学者发出归国参加祖国建设的号召,婉言谢绝了导师的多次挽留,放弃了海外的研究条件和优厚待遇,携夫人陈其恭(原南京大学气象系教授)和尚在襁褓中的女儿,冲破重重阻挠回到祖国,到南京大学担任教授,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至今。
魏荣爵回国到南京大学后,先后任物理系主任、声学研究所所长等职,担任过核物理学、电磁学、数学物理方法、声学等多门课程的讲授。他讲课条理清楚,生动有趣,凡听过他课的教师和学生,对他严密而深入浅出的论述都很敬佩。他常常教育学生,不要光着眼一专一业,要扩大视野,拓宽知识面,注意相关学科间的关系,既要学习外国的先进经验,还要赶超外国的先进水平。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1954年,成立声学教研室,魏荣爵任室主任,在物理专业中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声学专门组,70年代末成立声学研究所,90年代发展成近代声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魏荣爵对此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南京大学的消声实验室和混响实验室是在魏荣爵亲自指导下建立,消声实验室的声学性能和设计均达到国际水平。他曾应邀参加福建前线部队对台湾广播用的远射程扬声器的设计,效果达10公里,受到有关部门的表扬。结合这一设计,魏荣爵又设计了一个直径为一米的铁球,在球心激发径向波,同时改变球壳内的含水气量以测量声波衰减和空气相对湿度的关系。该成果成为建国10周年声学成就之一,7年以后美国声学家C.M.哈里斯(Harris)才发表类似设计和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魏荣爵还指导南京大学声学组为上海电影制片厂及译制厂录音棚、上海文化广场和同济大学新建大教室进行音质测试。他首先对国产吸声材料和吸声结构进行了较系统的测量,并亲自参加了首都国庆10周年工程的声学设计。
魏荣爵很重视国际学术交流。他多次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作特邀报告,应邀去访问讲学的有10余国、40多所大学。他向海外介绍中国物理学、声学事业的发展情况,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沟通国际校际之间学者互访渠道。1985年以来,在他的主持下,南京大学就召开过四次国际性声学学术交流会。
魏荣爵,声学家。在南京大学创建中国第一个声学专业,建立了南京大学的消声实验室和混响实验室。最早提出用语噪声法测量汉语平均谱,研究了混响及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