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报会后,李鹏总理表示,我们应当搞载人航天,从飞船搞起。争取建国50周年时,把载人飞船送上天!他还特意把刘纪原从党校叫去,就论证情况、条件准备及不同方面的意见等询问了两个小时。
1991年3月20日,航空航天工业部收到了中办秘书局转来的中央领导江泽民、李鹏、刘华清在《航空航天重大情况》文件上的重要批示。
从那时起,我国载人航天的工程论证工作便进入了全面、紧张、有序的状态。在刘纪原组织下,航空航天工业部先后邀请了数批外国航天专家来华讲学,重点介绍他们在发展载人航天,特别是研制飞船方面的技术和经验,并派遣20名年轻的技术人员到国外进行了为期两年的学习。现在,这批人已成为航天各部门的领导和业务骨干。
1992年1月8日,中央专委召开第五次会议,专门研究发展我国载人航天问题。会上,中央专委认为,从政治、经济、科技、军事等诸多方面考虑,立即发展我国的载人航天是必要的,应当从载人飞船起步。会议决定,在“863计划”航天领域专家委员会和航空航天工业部过去论证的基础上,由国防科工委牵头继续组织各方面专家,深入论证。
9月21日,中央政治局常委在中南海勤政殿听取国防科工委、航空航天工业部汇报。常委们讨论得十分热烈,他们认为,工程意义重大,技术方案符合国情,载人航天是当代高技术,有利于推动和带动中国的技术进步,增强综合国力。会议最后决定,要像当年抓“两弹一星”一样,抓载人航天工程,有事可直报中央。11月,中央专委批准丁衡高任工程总指挥,沈荣骏、刘纪原任副总指挥,航空航天工业部科技委副主任王永志任总设计师。
1993年6月航天工业总公司(国家航天局)成立,作为航天工业总公司总经理、国家航天局局长,刘纪原本来就挑着双重的担子。在载人航天工程的攻关阶段,这位副总指挥简直成了救火队员,哪里有困难,他就出现在哪里。三垂方案(垂直总装、垂直测试、垂直转运)中关键装备——活动发射平台,由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设计,长治清华机械厂负责研制、生产、总装。活动发射平台重达750多吨,高8米,有许多技术难题需要攻关,比如上下滚道淬火,主梁和侧梁焊接,过渡框平面加工等,这些关键技术既要全厂职工群策群力攻关,也必须具备必要的工装设备。刘纪原等机关人员与厂领导研究决定购置落地铣床,建设重载大跨度厂房等基建技改项目,为长治清华机械厂创造了较好的加工环境,确保了关键装备按时投入使用。在长征二号F火箭的研制过程中,逃逸救生装置整流罩超重是大难题之一。在刘纪原的亲自督促下,总师系统和各分系统一点一点地减重,终于把结构超重抠下了一半,剩下的一半由逃逸主发动机增加总冲来解决,妥善解决了整流罩超重问题,保证了飞船的设计质量。在飞船研制中,最大的问题是加工能力不够,虽然已做了很多技术改造,但5艘飞船,将近20多个舱段,就是日夜不停地加工,都很紧张,何况,其中还有很多需要攻克的技术难题:返回舱气动参数在三家提供的数据不一致的情况下,需要取舍;降落伞的关键技术和外协要处理;还有在北京唐家岭航天城建设中,需要到现场协调解决一系列问题……
1998年11月10日和11日,就在载人航天工程进展的关键时刻,江泽民总书记、李鹏委员长和朱镕基总理分别来到北京空间技术研制试验中心,参观视察了正在研制中的载人航天工程。
在飞船返回舱前,江总书记在讲话中说:“首先我要祝贺你们,在短短的六年之内,你们取得了相当好的成绩。今天看了以后,对于我们来说,学习了许多新的东西。1992年,党中央作出这样一个决策,毫无疑问是正确的。它在科技、经济、军事、政治和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李鹏委员长指着逃逸火箭发动机说:“我想我们上一个载人航天工程,它的意义决不在它的本身,而是要通过它们把我们中国航天带向一个更高的层次,发展整个的空间技术及与其相关的高技术。同时,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一大批人才,使我们的人才队伍没有断层,使我们的事业后继有人,使我们能够赶上国际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