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师范学校
王季愚,原名王尚清,笔名西冷、季子、及愚等,四川安岳人。小学毕业入成都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后入国立北平大学法学院俄文班预科学习,预科结业升入法学院经济系求学。在校期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和左翼社会科学家联盟北平分盟,参加平津学生抗日救亡运动。民国22年(1933年)北平白色恐怖严重,各校被迫停学。王季愚辗转来到上海,参加中共地下党领导的上海职业妇女俱乐部、上海妇女界难民救济会,为抗日将士筹措寒衣、举办救护训练班等。民国25年,她翻译的高尔基名著《在人间》出版,同年加入上海左翼作家联盟,后担任《上海妇女》半月刊编委。民国28年,王季愚加入中国共产党。翌年奉命撤离上海,辗转抵达延安,入鲁迅艺术学院编译室工作。抗日战争胜利,王季愚任吉林省海龙县县委宣传部长。民国35年6月,被调至东北大学任文学系副主任、文学院和教育学院副院长。中共东北局决定原在延安的外国语学校在哈尔滨复校,改名为东北民主联军附设哈尔滨外国语专门学校,王季愚先后任政治处主任、副校长、党委书记和校长。1955年哈尔滨外国语专门学校改为哈尔滨外国语学院,王季愚出任院长。1958年秋在哈尔滨外国语学院的基础上,成立黑龙江大学,王季愚任党委书记、副校长。1964年月,经国务院任命,她出任上海外国语学院第一任院长,直至逝世。
《平凡人生——王季愚传略》
王季愚女士早年参加革命,1981年5月去世前,长期从事外语教育工作,曾任上海外国语学院院长,是上海市政协第五届委员会委员。人民教育家王季愚一生坚定于共产主义信仰,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王力平在《平凡人生——王季愚传略》的后记中这样写道:“母亲作为那一代知识分子中的一个,她的理想、追求、成长、进步、挫折、失误、坎坷,都是那个时代的产物。正是在那个时代中,她自身的努力和客观境遇画出了她的人生轨迹,这其中有闪光点,那是时代光辉沧海中之一粟;也有曲折、悲怆,那是他们那一代人为信念付出的代价。1908年3月18日,王季愚出生在四川安岳县长河土扁乡石盆村黄林坳。在黄林坳,王家算得上是个书香世家。
1926年夏,王季愚考入成都四川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1930年的暑假,王季愚考上了国立北平大学法学院的高中俄文班。在北平,为了纪念自己新生活的开始,她把自己原来的名字“王尚清”改为“王季愚”。思想启蒙王季愚在俄文高中班学习很努力,同时兼学英文和日文。入学不久,法学院成立了俄文读书会,王季愚也参加读书会的活动,除了学习俄文,同学们之间还传阅一些苏联文艺作品和国内的“左翼”文艺作品。
1931年“九一八”事变,震惊中外,也震醒了北平城里许多埋头读书的年轻人。王季愚同其他热血青年一样,投入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南京国民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东北三省迅速沦陷于日本帝国主义铁蹄之下。王季愚参加了1930年5月20日在上海成立的社会科学家联盟(简称“社联”)北平分盟。“社联”是中国共产党组织、领导的左翼文化团体。“社联”盟员能看到一些革命的或党内的刊物,如《北方红旗》等。
王季愚翻译的杂志《红星》
1938年春,中共地下党组织为适应形势的需要,决定将“妇济会”中的骨干人员抽出来,成立“上海妇女社”,出版《上海妇女》半月刊。这本杂志是上海“孤岛”时期前半阶段唯一的进步妇女刊物。王季愚为办好这本杂志倾注了大量心血,她用季子、西冷、季愚等笔名,从苏联的《红星》杂志上翻译了相当数量的文章,当时刊登在《上海妇女》上介绍苏联情况的译文,几乎都出自王季愚之手。加入中国共产党到上海以后,特别是投身爱国社会活动后,
1938年秋天向党组织正式递交了个人经历和入党申请书。1939年1月,时任中共江苏省委文化工作委员会书记的孙冶方代表组织找王季愚谈话,告诉王季愚组织上已经讨论了她的入党申请,同意吸收她为中共正式党员,无候补期。
1940年8月, 奔向延安。王季愚独自带着女儿力凡、儿子力平离开了生活、工作了七年多的上海。同时离沪的还有蔡楚吟一家。他们的目的地是延安。他们一行经香港至桂林,受到了八路军驻桂林办事处主任李克农的热情接待。休息了几天后,他们继续踏上了赴重庆的行程。到重庆后,向周恩来报到。王季愚被分配到鲁迅艺术学院文学部编译处任编译员,开始系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及思想方法,学习毛主席论著,学习中共党史,学习哲学。同时,结合翻译教学资料,阅读了大量有关文艺理论方面的书籍,对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艺思想进行比较研究。王季愚学习很刻苦,她能背诵《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新民主主义论》、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等文章中的主要章节。读了《实践论》 、《矛盾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