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区政协开展了一系列“两学一做提三能”活动,将“能写、能讲、能干”的本领提升融入到“履职秘书”的日常工作中,作为提高“履职秘书”综合服务能力的抓手。
林敏慧是区政协调研科的成员,在一次协助常委组织艺术沙龙的联情联谊活动中,她发现已临近预产期的郭纯青委员仍然坚持参加活动,并通过提交社情民意信息、参加走访视察等方式积极履职。作为郭纯青的“履职秘书”,也是一位“准妈妈”,林敏慧对其履职艰辛感同身受,萌生了想写一篇委员采访稿的念头。她来到委员单位,一待就是一整天,从青联工作聊到与政协结缘,从履职体验聊到育儿经验。不多时光,《柔肩素手,拼力履职》的采访稿,就在委员中流传开了。
“履职秘书”书写政协委员履职风采,如今在静安政协已成为常态。
“格子间”与“履职群”
静安区政协开始探索“履职秘书”工作机制,始自2013年6月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静安区政协主席陈永弟认为,政协是一个做群众工作,尤其是做特殊群众工作的重要平台,走进委员、服务委员,是群众工作在政协的重要实践。
静安区政协提出,机关工作人员要走出“格子间”,走进委员“履职群”。
结合“主席联系常委、常委联系委员”走访制度,每名主席会议成员分工联系若干名常委和委员,每名常委分工联系3—5名委员,而每一位机关工作人员兼职“履职秘书”,服务3—4名常委,也就同时服务20名左右的委员,区政协22名机关干部,将400多名区政协委员“全覆盖”。
“我们志在打造全方位、精细化、有温度的履职服务。在这个过程中,秘书长的作用尤为重要,他不单单是政协的秘书长,也是‘履职秘书’的班长。”陈永弟说。
作为“履职秘书”的“班长”,每天的“叫醒服务”便义不容辞了。上午8点,刘尚宝都会在委员微信群里发出当天的生日祝福,“今天是×月×日,祝××委员生日快乐、生活幸福!”紧接着,“寿星”会收到群里一天的“蛋糕雨”。碰上没人过生日,一篇小诗、一段小曲、一则新闻也能代替清晨的问候。“工作就是服务,公务员就是服务员,政协机关的公务员更是如此。”因为这样的工作理念,五年来,刘尚宝从未睡过一天懒觉,他说:“以前没有微信,还要在机关信息平台上编辑短信群发,现在有了微信群,工作成本已经大大降低了。”
从短信到微信,从“服务联系卡”到信息化联络,科技在不断进步,手段在不断创新,静安政协人的服务委员履职的热情始终如一。
“黏合剂”与“催化剂”
静安区政协一届一次全会,出席率高达97.7%。这背后,是22个“履职秘书”高达1000个的温馨提醒电话。全会筹备阶段,向委员发出邀请,全会临近,电话确认出席,全会前夕,电话提示议程。王莹委员收到会议材料后说,“政协如家”是她发自内心的真实感动。顾小萍委员则切身感受到“总有一个组织、一群人在惦记着自己,这是一种联系纽带,是一份情感挂念”。祝跃光委员将“纽带”和“挂念”解读成“政协活力的黏合剂、政协情感的催化剂。”
在这份“催化剂”的效用下,政协凝聚力、委员履职激情持续发酵,工作品牌不断酝酿。特别是通过对企业家政协委员的走访联系,机关“履职秘书”深入了解到委员企业当前的经营状况,很多委员反映招人难、引才难。经过多方对接,区政协联手人社局,整合政协委员单位的资源优势,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专业机构的作用,提升招聘求职供需双方的匹配度,“政协委员单位暨百家民营企业专场招聘会”的履职品牌应运而生,今年更是筹备了141家知名企业,近3000个岗位,吸引数千名应聘者参与。
如何保证“履职秘书”工作机制的高效运转?五年的摸索中,区政协逐步形成“委员选、政协评、定期督”的评价体系。
经过一年的相识交往,委员可以自己选择机关干部作为自己的“履职秘书”。今年孙洪林委员就主动提出:“今年我还要杨婧来做我的‘履职秘书’,我这个老乡主持功力可不输专业选手。”杨婧是委员服务科科长,也是全区有名的主持能手。在去年担任孙洪林委员“履职秘书”期间,为其所在的申房律师事务所成立20周年论坛上担任了活动主持,获得好评连连。为此,杨婧登上了政协机关履职秘书“魅力排行榜”,获得了机关颁发的“2016年度区政协机关优秀履职秘书奖”。
此外,通过主席走访常委、常委联系委员等制度,定期督查“履职秘书”联络服务工作,激励机关干部将联络服务委员工作做得更好。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推荐阅读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