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因
他还和杨世恩等4名清华学生,因在新文学运动中脱颖而出并称为“清华四子”。作为其中的佼佼者,年仅18岁的朱湘在《晨报》、《小说月报》等知名刊物发表作品若干。看起来,少年诗人的前途该是多么远大。然而,他好像故意跟光明、美好这样的字眼作对似的。在清华专攻文学而肆意跷课,抵制斋务处的早餐点名制度,终于因记3次大过被开除。在美国读书时因同学说了句“中国人像猴子”,又愤而退学,什么学位也没拿到。在安徽大学任教,由于校方将自己主持的“英文文学系”更名为“英文学系”,便发誓再也不教书了。
清华、"海归"、教授……若干耀眼的光环,只因诗人的一时任性而纷纷远去。就连“中国济慈”的雅号,也被诗人鄙夷为诗坛的崇洋之风,再三表示“我只是东方的一只小鸟”,“只想闻泰岳嵩间的白鹤”。
一个人为什么要把自己的幸福,一下子捣得粉碎?为什么要脱离安适的环境,走上饥饿寒冷而又耻辱的道路?同时代的女作家苏雪林曾发出这样的疑问。对此,朱湘自己的解释是"向失望宣战"。只是,宣战的结果是输得一塌糊涂。从安徽大学离职后,向来清高的朱湘竟毫无生计,四处流浪。时人回忆,这位曾经穿着笔挺西服、深情傲慢的大学教授,一度住在黑暗狭小的码头饭店里,低声下气地问人借钱。而他一个未满周岁的儿子,因为没有奶吃,哭了7天后活活饿死。
原因
回国前
徐志摩乘飞机触山而亡,朱湘投水自尽,殷夫被枪决,20世纪上半叶,诗人多死于非命,让人扼腕叹息。《孤高的真情:朱湘书信集》一书,我们可以看到才子朱湘的人生轨迹和命运归宿。朱湘15岁时,考入清华,人称“清华四子”之一,享有诗名。朱湘的处女诗集《夏天》在商务印行;第二本诗集《草莽集》在开明书店出版;第三本诗集《石门集》,亦在商务出版。他生前有这3本薄薄的诗集问世,依女作家苏雪林的说法,是诗人拿性命兑换 来的。
朱湘于1927年留学美国,1930年没有拿到学位就回国了。他在美国期间,给妻子刘霓君写了90封情书,每一封信都有编号。在这些情书中,他写谋生之艰辛,为钱所困的尴尬,更多的是如水的柔情,有日常生活的关照叮咛,夫妻间的体贴呵护。读之温暖。朱湘去世后,他的好友罗念生将这一组情书编辑出版,名为《海外寄霓君》 。新文学史上有四大情书经典,是鲁迅致许广平的《两地书》、徐志摩致陆小曼的《爱眉札记》、沈从文致张兆和的《湘竹书简》和朱湘致刘霓君的《海外寄霓君》。
回国后
回国后,在安徽大学教书,生活很不宽裕,因为安徽大学时常拖欠薪水,他和他的妻子在安庆所生的一个幼儿,未满周岁,就因为没有奶吃哭了七个昼夜,活活的饿死。这很像杜甫诗中描述自己生活的悲惨情景。贫贱夫妻百事哀,这严重影响了夫妻感情,婚姻已近崩溃。朱湘邀请好友到安徽大学任教,被校方拒绝。不知他是愤而辞职,还是校方解聘,他在安大也无立足之地了。
紧靠微薄的稿酬如何养家糊口,朱湘已经穷困潦倒,可是,他“生无媚骨”,不肯接受嗟来之食。自从他辞职后,被世俗诬为“神经病”。此时,夫妻也闹起了离婚。1933年12月5日,诗人在去南京的渡轮上跳江自杀。他的妻子刘霓君“只好靠缝纫和刺绣来维持生活”。
时代背景
民国才子多短命。具体到诗人朱湘,他的悲剧是怎样造成的?梁实秋认为:“应由他自己的神经错乱负大部分责任,社会上冷酷负小部分责任。”看来,连朱湘的同学也未必真正理解他“孤高的真情”。当然,孤僻,决绝,敏感,狂狷,清高,刚正,这些是诗人典型的性格。这样的天才,在哪个时代都很难被接受,从屈原到朱湘,诗人的命运,大抵如此。可是,如果一个时代(朝代),把异端的思想家、另类的诗人、狂傲的艺术家全逼到无法生存的地步,那么,这个时代(朝代),也就要完蛋了。
评价
朱湘死后被鲁迅称之为中国的济慈。罗念生说:"英国的济慈是不死的,中国的济慈也是不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