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宣 发表于2017-11-10 15:02:26
我父亲刘鸿若在60年前,被选为日照县民主政府首任县长,在前后10年时间内,三任日照县长。他的革命生涯紧紧与日照人民联系在一起,他没有辜负日照人民的养育之恩和重托之情,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带领广大群众与日本侵略者、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为日照革命和建设事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因而受到日照人民的爱戴和深深的怀念。
在60年后的今天,特撰写此文,寄托对父亲的缅怀之情,更为主要的是继承他的革命意志,鞭策和激励我们后辈,发扬顽强拼搏、艰苦奋斗的精神,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做出我们的贡献。
走上革命道路
父亲刘鸿若,1910年生于日照县城关一个封建地主家庭里,祖父刘次乾,祖母安氏。父亲是这个家庭最后,也是唯一一个成活下来的男孩,其他4个兄妹均夭折。在中国封建传统中,传宗接代的观念根深蒂固,作为独子的父亲自然受到了格外的溺爱和娇惯,同时也受到了格外的约束。据说,祖父母先后为他找了3个亲邻当义父母,借以看护与教养,保其长命。
父亲1916年开始入私塾读书,直至1926年。所接受的都是封建伦理、科举功名、光宗耀祖、升官发财等的教育。1919年五四反帝爱国运动爆发,在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兴办新式学校,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兴起。日照也先后兴办了一批新式小学和一处新式中学。父亲克服来自家庭的阻碍,于1926年如愿以偿地入县立高级小学插班读书。1928年小学毕业后,即升入日照县立中学读书,这是当时日照境内的最高学府。1931年秋季,父亲于日照县立中学毕业后,便毅然离开家庭,到北平求学。1933年毕业于北平私立北方中学高中部师范科。在北平期间,使他不断汲取新的精神营养,思想进一步解放,眼界更为开扩,政治敏锐性也大大提高了。
抗日战争爆发后的1939年,日寇占领了日照。祖国危机,国家受难,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关头。这时已回到家乡任小学教员的父亲面对国破家亡的悲惨情形,再也按奈不住他满腔的爱国热情,迫切希望奔赴抗日前线,争取及早投入到抗日洪流中去。父亲早就向往共产党八路军,认为真正抗日的是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因此四处奔走,寻找八路军。他曾赴临沂、赣榆、莒县等地寻找,均未成功。
1938年8月,当父亲得知八路军为收编朱信斋部而到了日照西部黄墩的消息后,便迫不及待地立即赶到黄墩,参加了八路军,并在该部政训处任宣传科长。直到此时,父亲参加抗日斗争的愿望才真正得以实现,从此他义无反顾地踏向了革命的人生道路,开始了他的革命生涯。同年10月7日,由牛瑞甫、刘夏峰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不久,父亲便与一起入党的郑子久、尹伯兮被派往山东抗日军政干部学校(岸堤干校)学习。这是中共山东分局创办干校后举行的第一期干部学习。